> 迷你世界攻略 > “子午俱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子午俱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子午俱无”的出处是哪里

子午俱无”出自元代王哲的《玉堂春》。

“子午俱无”全诗

《玉堂春》

元代 王哲

得得修行,有令捷径走。

子午俱无,何须卯酉。

只用两珍,於余堪厮守。

铅汞从教结作*。

凭则成丹,般般尽总透。

摆正真风,名传不朽。

搜出元初,那个为的友。

到此方知是彻头。

《玉堂春》王哲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玉堂春·得得修行》是元代作家王哲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诗词中文译文:

得得修行,有令捷径走。

子午俱无,何须卯酉。

只用两珍,於余堪厮守。

铅汞从教结作*。

凭则成丹,般般尽总透。

摆正真风,名传不朽。

搜出元初,那个为的友。

到此方知是彻头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表达了修道的主题,以及作者对修行方法和道德境界的思考。诗中通过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,描绘了作者对修行之道的理解和追求。

首先,诗中提到了\"得得修行\",表明修行并非艰难曲折,而是可以找到捷径。这种捷径不需依赖于时间的限制,不分白天黑夜,也不受季节的影响。

接下来,诗中提到\"只用两珍\",这里的\"两珍\"指的是阴阳两种元素,即阴精和阳精。作者认为只需悉心保持这两种元素的平衡,就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坚守自己。

诗中还提到\"铅汞从教结作*\",这里的\"铅汞\"是指炼丹术中的材料,而\"结作*\"则表示这些材料的结合。这句话表达了炼丹炼化的意象,通过炼制的过程,可以使得阴阳元素达到均衡,最终化为丹药。

之后,诗中提到\"凭则成丹,般般尽总透\",这句话意味着只要达到了平衡的状态,就能成功炼制出丹药。这里的丹药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。

诗的结尾,作者提到\"摆正真风,名传不朽\",强调了修行者应该保持真实和正直的品德风范,这样才能在世间留下不朽的名声。

最后,诗中提到\"搜出元初,那个为的友\",这里的\"元初\"指的是道家的始祖黄帝。诗中的\"友\"表示追求修行的志同道合者。通过与这样的朋友相伴,作者才认识到修行的真谛。

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象征意象和寓意,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之道的思考和追求。作者认为修行并非艰难隐晦,通过悉心保持阴阳平衡、炼化精华,并坚持真实品德,修行者可以达到境界的提升。这首诗词呼吁人们在修炼身心的过程中坚守真实,追求道德境界的完美,从而获得内心的升华和名传不朽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