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
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
1. 华罗庚
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,初中未毕业就辍学,但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他自学了《大代数》、《解析几何》和《微积分》,勤奋努力,最终成为数学大师。
他小时候对荒坟旁的石人、石马产生了好奇心,并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重量,这体现了他对数学的早期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决心。
2. 高斯
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八岁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,他在小学时就能快速计算出1到100的和,方法是配对数字求和。
他19岁时解决了2000年的数学难题,即只用直尺和圆规17等分圆周,证明了当且仅当N=2^(2^n)+1时,能够用尺规N等分圆周。
3. 祖冲之
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,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、数学方面的书籍,勤奋好学,最终成为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。
他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,他使用“割圆术”方法,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.1415926。
4. 欧拉
瑞士数学家欧拉的父亲是一位热爱数学的神甫,从小给欧拉讲述数学故事,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。
欧拉在数学上有很多贡献,包括数论、图论和微积分等地方。
5. 苏步青
9岁的苏步青从山区转到县城上高小,最初成绩不佳,但通过地理老师陈玉峰讲述牛顿的故事,激发了他发愤图强的决心,最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。
这些故事展示了不同数学家从小对数学的热爱、他们的聪明才智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数学家华罗庚的早期数学兴趣是如何形成的?
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有哪些创新?
欧拉在数学上的数论贡献有哪些?